生态旅游

生态伦理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基于当前的环保困境和资源消耗,包括不少专家学者在内的有识之士认为,环保领域应引入市场机制。 这种观点虽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市场机制并不能完全解决环保问题。 全面治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还需要树立生态伦理意识,弘扬生态文明。 早在199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就制定了重要报告《保护地球——

 

“可持续生存战略”。 报告提出了人类可持续生存的九项原则,其中第一条是:“人类现在和将来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这是一项道德原则。” 同时指出,为了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我们必须“争取一种道德标准——一种延续生命的道德标准——得到广泛传播和深入支持,并将其原则转化为行动” 。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行为准则,遵循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 生态文明与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但它们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生态文明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理念。 它强调人类在开放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的观。 生态文明试图以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重新调整社会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

历史文明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伦理观念,但生态伦理却始终贯穿其中。 只有到了生态文明阶段,生态伦理才被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密切相关。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先贤就认真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生态伦理观。 他们的“天人合一”、“仁人爱物”、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生态道德理念,对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和自然。 例如,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堪之心”(《孟子·公孙丑上》),所以有仁爱之心,“仁人爱物”(《孟子·公孙丑上》),这这种“善性论”是其生态伦理思想的内在心理基础。 《孟子·梁惠王一》记录了孟子理想化的儒家生态社会——“不犯农时,粮不可食,不入污塘,不可食”。鱼鳖不能吃鱼鳖,斧头随时间进入山林,木材不能好好利用,粮食、鱼鳖不能吃,木材不能用,所以人们生死无悔。” 在这个理想的社会里,农民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粮食、鱼鳖和木材都节约取用,因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现代生态伦理观源于利奥波德及其“土地伦理学”。 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现代美国环境伦理学发展的先驱之一。 他提出“地球伦理”的小册子《沙国年鉴》(1949年出版)被称为“现代伦理”。 环保运动的新圣经。” 尽管他只用一篇短文勾勒出了“地球伦理”的思想,但20年后,这一话语已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激进的环保运动的思想火炬。 利奥波德审视了人类过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指出人类以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来对人类的生态活动做出决策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种生态方法论往往忽视进而排除那些存在于人类生态活动中的人。土地社会。 很多成员没有商业价值,而这些成员是地球生态系统完美运转的基础。 利奥波德把地球上的山川、虫鱼、鸟兽、花草树木视为一个有机体,人类也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利奥波德写道,生物或自然世界应与人类具有同等的道德地位并享有道德权利,个人或人类应对生物或自然世界负有道德义务或责任。 在他看来,人类不仅要对自己和子孙后代负责,还要对整个生物圈负责。

在利奥波德的指导下,雷切尔·卡森于1962年出版了生态巨著《孤独的春天》。书中通过对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描述,揭示了人类与大气、海洋、河流、土壤、动植物的密切关系,并讨论了环境污染对生物圈和人类的影响。 《孤独的春天》就像黑暗中的一声春雷,唤醒了人类沉睡的灵魂。 环境问题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态平衡的概念在生态学、经济学和伦理学领域得到广泛传播。 1972年6月,联合国在酸雨影响最严重的国家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环境会议。 ,维护生态平衡的前奏。 会议的一份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指出:“当前的环境问题大部分来自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错误行为。” 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生态伦理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工业文明下,社会化大生产强调原材料→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消费及相关服务的产业链。 在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大量的污染和废弃物被排放到自然环境中,这是典型的“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强调在可持续发展的约束下,经济发展模式必须由以往的线性模式拓展为闭环模式。 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目标下的最优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不仅要求企业内部、企业之间、行业内部、行业之间生产过程的循环,并在行业内部和行业之间建立良好的生态联系,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活动的生态转变。 循环经济是遵循生态伦理要求的必然选择。 只有真正体现生态伦理基本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好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作者单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